用户专区

用户使用指南

期刊搜索

排行榜top10

  • 摘要点击
  • 全文下载
  • 被引频次
期刊搜索

2024年第15卷第11期

(下载当期目录)

  • 封面
    2024  Vol.  15(11):    -    [摘要](88)    [PDF]( 44)
  • 中文目录
    2024  Vol.  15(11):    -    [摘要](102)    [PDF]( 30)
  • 英文目录
    2024  Vol.  15(11):    -    [摘要](66)    [PDF]( 18)
  • 人生百岁仍奋进 ——裴荣富院士精彩的矿业生涯
    梅燕雄
    裴荣富是国内外著名矿床学家和矿产勘查学家、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 院士,曾任地质部援助苏丹地质队总工程师、地质矿产部矿床地质研究所所长、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 委员会主任、国际矿床成因协会主席,长期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矿业工程和大型超大型矿床研究,先后 提出大冶式铁矿为广义矽卡岩矿床、矿产勘查“双控论”和合理域模型、金属成矿省“景、场、相、床”等级体制 成矿、大型超大型矿床成矿偏在性、矿业开发“四元”模型等新概念、新理论、新认识,培养、指导了一批研究 生和博士后。在裴荣富院士百岁华诞暨从事地质工作80周年之际,笔者特撰写此文,表达对老师的热烈祝 贺和崇高敬意!
    2024  Vol.  15(11):    -    [摘要](110)    [PDF]( 30)
  • 本期特稿
  • 中国矿产资源经济区划
    梅燕雄,裴荣富,张金良,叶锦华,马晓旻,魏然,邹斌,姚鹏,何拥军,姚永坚,方平,谭文娟,熊宽,李静,胡凤伟,李振清,赵苗,陈强,王浩琳
    矿产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矿产资源经济区。笔者等在编制更新全国海陆矿产资源图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布局和全国矿产资源规划,结合大型矿床和主要矿产的分布特征,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等4个一级矿产资源经济区和京津冀鲁、江浙沪、闽粤琼港澳台、晋豫、湘鄂赣皖、新疆、内蒙古、陕甘宁青、西藏、川渝、滇黔桂、辽吉黑等12个二级矿产资源经济区。简述了各矿产资源经济区的基本特征,初步厘定了82个大型矿产资源综合基地。
    2024  Vol.  15(11):    1965-1973    [摘要](165)    [PDF]( 59)
  •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以来中国主要金属矿产勘查进展及未来勘查规划
    吕志成,龙宝林,庞振山,王宗起,于晓飞,李永胜,颜廷杰,孙海瑞,甄世民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2011—2019年,中国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新发现一批超大型矿床,查明资源储量大幅增加,重塑了国内战略性矿产勘查开发格局。本文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总结评估的基础上,优选铁、锰、铜、铅锌、铝土、钨、锡、钼、金和“三稀”等战略性矿产,系统总结10年勘查进展、典型案例。在评估基础上,分析认为中国矿产资源目前面临资源供需突出矛盾仍将长期存在、对外依存度与国际供应风险不断攀升、地质找矿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等形势,并认为存在地质勘查投入持续下滑,地质找矿难度加大、科技支撑亟待加强,可供后续商业性勘查区块不足等3方面问题。进而提出2021—2035年中国矿产勘查规划建议,深入开展基础地质调查,加快实施战略性矿产勘查,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
    2024  Vol.  15(11):    1974-1990    [摘要](182)    [PDF]( 78)
  • 再论滞后成矿——全球金属成矿演化的重要特征
    叶锦华,梅燕雄,陈秀法,张伟波,陈喜峰,张金良
    通过对全球铁、锰、铬、铜、镍、钴、铝、铅、锌、钨、钼、锡、锑、金、银、铂族元素、锂等矿种1000多个大型—超大型金属矿床成矿地质年代与矿床类型数据资料统计分析,阐述了主要金属在全球暨4大成矿域的成矿演化特征。指出全球大型-超大型金属矿床具有如下显著特征:一是形成于所在地质构造单元/成矿单元的晚期构造-岩浆旋回或构造-岩浆-沉积旋回的晚期阶段,二是不少金属矿床在新生代表生地质活动过程中发生了再富集,三是新生代是全球大部分金属矿床形成的高峰期。笔者将这种成矿演化特征与机制称之为滞后成矿作用。滞后成矿作用在金属矿床历史演化中普遍存在。不同金属的滞后成矿作用与其元素地球化学性质密切相关,并受大地构造演化制约。
    2024  Vol.  15(11):    1991-2007    [摘要](83)    [PDF]( 47)
  • 基础地质
  • 论旋涡构造
    马晓旻,梅燕雄,姚鹏,魏然,邹斌,马双双,范云飞
    旋涡构造是笔者原创提出的大地构造新观点。旋涡是物质世界最普遍的一种结构特征和运动方式,全球大地构造同样表现出旋涡构造:岩石圈在12个稳定排列的软流圈旋涡对流单元控制下表现出旋涡构造特征;其演化具187.5 Ma银河年周期和750 Ma银河年变化周期,并受到银河天体周期性撞击破坏;全球构造总体表现为旋涡构造-撞击破坏-旋涡恢复,周而复始、逐步演进的活动演化规律。本文论述近10年旋涡构造的研究进展,阐述旋涡构造定义与基本观点;通过评述对比板块构造存在的动力、数量、起源及登陆等问题,论述研究旋涡构造的必要性和相对合理性;依据地震层析成像图、海底磁异常年龄及GPS速度场等资料,提出核幔旋涡对流模式;初步分析了地球自转动力学意义、旋涡构造与成矿关系。旋涡构造观点可以使人们对地球科学进行新的思考。
    2024  Vol.  15(11):    2008-2018    [摘要](93)    [PDF]( 41)
  • 矿床地质
  • 中国大陆古生代成矿作用及特征
    谭文娟,李文渊,高永宝,高晓峰
    古生代是中国大陆重要的成矿期之一,在空间分布上,磷、锰、铝、煤、重晶石、金刚石等矿产主要分布在华北、扬子等稳定地台区,稀土、大理岩、硅灰石、云母、水晶、萤石、铜钼、锂铍、金等矿产主要分布在天山—兴蒙造山系,铅锌矿分布在秦岭弧盆系和武夷—云开造山系。油气主要分布在塔里木、华北陆块沉积盆地内,页岩气主要分布于扬子陆块沉积盆地内。整个古生代以沉积作用成矿为主,晚古生代岩浆成矿作用有所增强。在全面搜集、综合研究以往资料的基础上,本文以板块构造与地幔柱理论为指导,以活动论的观点,划分古生代地质构造单元,讨论了中国古生代主要成矿作用类型,进一步完善了中国大陆古生代成矿规律。
    2024  Vol.  15(11):    2019-2030    [摘要](109)    [PDF]( 49)
  • 里伍式铜矿是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还是变形-变质矿床?——兼论成矿作用在矿床成因分类中的重要意义
    姚鹏,李光明,石洪召
    地处中国四川甘孜州九龙县与凉山州冕宁县接壤的雅砻江溿的里伍式铜矿,在大地构造上处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龙门山—锦屏山逆冲推覆带后缘,由伸展拆离作用形成的江浪穹隆中。作为中国产于前寒武系铜矿之一的里伍式铜矿以其矿石的高品质而著称,并冠以“里伍式富铜矿”。但在矿床成因类型归属上一直存在争论:是属于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还是变形-变质矿床?本文概述了该类铜矿的地质构造背景和成矿地质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最后,通过各成矿地质作用在时、空上与成矿地质体的关系,研判认为火山-沉积作用为铜矿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成矿物质来源,而变形-变质作用是形成里伍式铜矿的主要成矿作用。若仅考虑成矿地质作用及成矿地质体,里伍式铜矿应视为具有火山成因硫化物矿床特征的与大型变形构造有关的变质岩型矿床。研究成果对指导区域上该类富铜矿床的找矿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024  Vol.  15(11):    2031-2047    [摘要](92)    [PDF]( 33)
  • 康滇地轴泸沽式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
    魏然,姚鹏,梅燕雄,滑少军,张文棠
    本文简述了康滇地轴泸沽铁矿区大顶山、铁矿山等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分析了铁矿与地层、岩浆岩及构造的时空关系,对铁矿的成矿作用和成矿过程进行了论述。对泸沽铁矿的成矿物质来源进行分析,认为铁质来源于登相营群浅变质(火山)-沉积含铁建造,硅的来源既来自于登相营群浅变质(火山)-沉积含铁建造,亦可来自于晋宁期泸沽花岗岩。对岩浆演化后期热液蚀变阶段的白云母测定所得Ar-Ar坪年龄为(725.5±3.7)Ma,与泸沽花岗岩体锆石U-Pb年龄(822.4±5.4)Ma相对应,说明重熔形成的铁矿浆是重熔花岗岩熔浆熔离后形成的。结合地层与矿体的空间关系,认为登相营群浅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和泸沽花岗岩体均为泸沽富铁矿的成矿地质体。前者为其提供成矿物源,后者与富铁矿同为深(重)熔作用形成的产物,铁矿浆运移通过正断层并最终在此处沉淀成矿。
    2024  Vol.  15(11):    2048-2059    [摘要](102)    [PDF]( 35)
  • 湘赣地区锂稀有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方平,姚鹏,鄢新华,熊宽,赖长洁
    锂作为目前新能源领域极为重要的稀有金属,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随之而来,其需求越来越大,这对于地矿行业的找矿工作要求越来越高。湘赣地区地处扬子古板块和华夏古板块的交接部位,为锂资源重要分布区,矿床类型以蚀变花岗岩型为主,成矿时代多为燕山期,锂矿床的分布与构造-岩浆岩活动有关,高度演化的花岗岩,顶部和边部通常发生云英岩化、钠长石化等,演化分异程度越高,锂等稀有金属越富集。本文通过对区内锂稀有金属矿矿床的梳理,总结了锂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划分了6个矿床成矿系列,对区内下一步找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24  Vol.  15(11):    2060-2074    [摘要](85)    [PDF]( 36)
  •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天然气/水合物成因类型与气源综合判识
    姚永坚,何家雄,徐行,苏丕波,鞠东,关进安
    天然气/水合物成因类型及气源判识是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研究的核心和关键要素,亦是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目标评价预测的主要依据。本文在前人研究及近年所获大量油气勘探成果与丰富油气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天然气/水合物成因类型及其气源构成特点与分布特征的系统分析总结与综合研究,发现生物气及亚生物气广泛分布莺歌海盆地、琼东南盆地及珠江口盆地(浅水/深水)浅层(<2300 m),其气源供给主要来自上中新统及上新统与第四系海相沉积有机质;油型气主要分布于北部湾盆地、琼东南盆地北部及珠江口盆地北部浅水区,属油田伴生气,其气源供给与油田群一样,均来自始新统中深湖相偏腐泥混合型烃源岩;成熟—高熟煤型气与高熟—过熟混合型天然气主要分布于莺歌海盆地、琼东南盆地及珠江口盆地南部等区域,前者气源主要由渐新统煤系及浅海相陆源偏腐殖烃源岩和中新统海相陆源偏腐殖型烃源岩供给,后者则主要来自盆地宽深断陷高熟—过熟始新统—中新统不同类型生源母质烃源岩之贡献。天然气水合物主要分布于琼东南盆地南部/西南部及珠江口盆地东南部陆坡深水区海底浅表层,综合判识其成因类型为生物气为主的混合型,即以生物气为主,混有深部深层热解气重要贡献,局部区域存在热解气水合物成因类型。该研究成果将为油气(水合物)富集区评价预测和下一步勘探部署决策等,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参考借鉴。
    2024  Vol.  15(11):    2075-2088    [摘要](71)    [PDF]( 20)
  • 中国东海油气勘探现状和油气资源潜力
    何拥军,梅燕雄,姚鹏
    中国东海海域发育东海陆架盆地和冲绳海槽盆地2个大型含油气沉积盆地,已发现的20个油气田受烃源岩分布和通源断层的控制,主要分布于东海陆架盆地的西湖凹陷及瓯江凹陷,勘探工作重点是寻找构造-岩性型大中型油气藏。东海陆架盆地勘探程度较低,具有较好的油气地质条件,油气资源潜力很大。冲绳海槽盆地则具有浅层天然气水合物和常规天然气有机结合形成水合物型大中型油气藏的潜力。
    2024  Vol.  15(11):    2089-2098    [摘要](98)    [PDF]( 25)
  • 我国西南地区斑岩型铜矿床的分布、成因及其动力学背景
    姚鹏,梅燕雄,李光明,石洪召,张金良,钱利军
    笔者等在1∶100万西南地区矿产图幅编制工作的基础上,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西南地区的斑岩型铜矿在空间上可划分5个斑岩铜矿带:(1)冈底斯斑岩铜矿带;(2)多不杂—波龙斑岩铜矿带;(3)玉龙斑岩铜矿;(4)义敦—中甸斑岩铜矿带;(5)扬子西缘斑岩铜矿带。并对上述斑岩铜矿带从区域地质背景与矿床分布、含矿斑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进行探讨。最后借助古大陆边缘成矿理论研究认为,斑岩型铜矿带含矿斑岩在化学成分上显示的“陆壳性”,同时又在微量、稀土元素上显示的“岛弧性”,暗示西南地区斑岩铜矿带的形成既受成矿物源控制,也受陆-陆碰撞过程所制约,最终是受到古陆边缘构造演化特征,即“重叠性”所控制。总结并论述了各带斑岩型铜矿床的成因,以及在海-陆变迁中的定位和成矿动力学背景。
    2024  Vol.  15(11):    2099-2114    [摘要](98)    [PDF]( 41)
  • 江西石英岩资源分布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
    熊宽,方平,张永忠
    石英是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在玻璃、冶金和陶瓷等领域被广泛应用。石英成因包罗万象,目前主要类型有石英岩、脉石英、天然水晶和花岗岩石英等,石英矿在江西的类型较齐全、分布比较广泛、储量丰富,其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石英岩是有利的高纯石英原料。截至2018年底,江西登记在册的石英岩矿产地49处,其中,矿床规模超大型1处、中型6处、小型42处。石英岩多以岩浆热液型和沉积变质为主要矿床成因类型、少为伟晶岩型。本文通过收集各矿产地资料、综合整理各项数据,对江西石英岩资源分布特征、矿床类型、典型矿床及成矿规律进行了研究,归纳总结了石英岩的成矿规律,对今后石英岩矿的勘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24  Vol.  15(11):    2115-2123    [摘要](82)    [PDF]( 32)
  • 海外勘查
  • 刚果(金)阿鲁维米河中游砂金成矿规律探讨
    邱小平,王新彦
    刚果克拉通是著名的绿岩带金矿和金刚石聚集区,众多金矿床汇聚在刚果(金)东北部热带雨林区,并无陆路通行,唯有水路或空降才能进入矿集区。阿鲁维米河中游河谷盛产高品位砂金矿床,原住民淘金客络绎不绝。经系统采样实测砂金品位高达24.6 g/m3,为高品位砂金矿床。溯流而上追溯砂金矿来源于绿岩带金矿床,赋存在刚果克拉通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地体。中新元古代泛非造山作用(13~6.15亿年)驱使金矿带向中新元古代构造层迁移,新生代东非大裂谷西支裂陷引发河流源头和上游整体大幅度隆升,原生金矿床裸露剥蚀,为砂金矿床提供源源不断矿源。超高品位砂金矿床的分布规律,成为在原始森林覆盖区寻找原生金矿床的重要找矿标志和勘查路径。
    2024  Vol.  15(11):    2124-2134    [摘要](75)    [PDF]( 32)
  • 产业经济
  • 拉美加勒比海地区矿产资源禀赋、勘查开发形势与合作展望
    陈喜峰,梅燕雄,张潮,马彦云,郝丽荣,王小宁
    加勒比海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开展其矿产资源禀赋、勘查开发形势与合作前景研究,对中资企业在该地区进行矿业投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表明:(1)加勒比海地区在中—新生代经历了强烈的造山运动和岩浆活动,发育大规模的构造-岩浆岩带,具有优越的构造运动-岩浆事件成矿条件;(2)铜、金、镍、钴、铝土矿等矿产资源较丰富,尤其是镍、铝土矿的储量居世界前列,主要矿产大致可划分为中生代和新生代两个主要成矿期次;(3)多米尼加是加勒比海地区矿产勘查投资最多的国家,金矿是勘查投资最多的矿种,大型矿业公司是勘查投资的主体,加拿大和美国的矿业公司是矿产勘查开发的主导者;(4)中生代—新生代的铜、金、镍、钴等矿产是该地区今后勘查找矿的主攻方向。未来,中国与加勒比海地区的矿产勘查开发合作和矿产品贸易合作前景较好。
    2024  Vol.  15(11):    2135-2147    [摘要](81)    [PDF]( 23)
  • 基于PEST-MTEL模型的巴布亚新几内亚矿业投资环境分析
    王京,王寿成,张金良,李静
    本文在系统梳理巴布亚新几内亚矿产资源情况的基础上,利用自创的PEST-MTEL模型综合分析矿业开发现状和投资环境,深入研究了投资机遇和风险,得出巴新矿产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居世界前列,尤其是铜、金、镍、钴等矿产资源、矿业投资总成本较低、与中国矿产资源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经济增长强劲、基础设施持续改善、矿业投资前景广阔,但也须注意具体项目面临的开发效率、治安情况、经商成本、土地权属、货币互换机制等方面的风险及评估,以把握机遇并应对潜在挑战。
    2024  Vol.  15(11):    2148-2156    [摘要](104)    [PDF]( 33)
  • 印度尼西亚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合作前景分析
    张潮,王靓靓,赵东杰,于瑞,张伟波,黄霞,陈喜峰,梅燕雄
    本文在总结印度尼西亚镍、钴、铜、金、锡和铝土矿等矿产资源储量和分布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其主要矿产10年来勘查开发趋势与2023年勘查开发特点,对比了新老矿业法律法规、矿业权管理、矿业税费的主要变化,述评了矿业政策频繁调整的目的、成效和争议,以期为未来中印(尼)双边矿业投资合作提供参考。研究表明:印度尼西亚镍、钴、铜、金、锡和铝土矿等矿产资源丰富,2014年以来勘查投入触底反弹并保持稳定,集中投向铜、金、镍等矿种,2023年大中型矿业公司勘查投入集中在矿山勘查、高级勘查和可研阶段;2014年以来煤炭、镍、钴、铜、金、锡、铝土矿等矿产开发活跃,镍、钴产量增长迅速,已分别位列全球第一位、第二位;矿业法律法规经多次修订完善后,对外资投资矿业的限制逐渐放开,矿业投资环境持续向好;通过矿业政策调整,印尼政府初步实现了延伸新能源矿产产业链和升级新能源电池全球价值链的目标。建议中资企业统筹矿业项目或冶炼加工设施的关系,积极融入“能源转型计划”、“端到端发展计划”,并及时关注矿业政策调整动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4  Vol.  15(11):    2157-2166    [摘要](120)    [PDF]( 30)
  • 成果快讯
  • 江西大余县新发现一处大型远景萤石矿
    龚良信,张德富,刘欣宇,周新宇,黄晶,张健仁
    2024  Vol.  15(11):    2167-2169    [摘要](74)    [PDF]( 33)
  • 科普园地
  • 板块数量漫谈
    马双双,魏然
    2024  Vol.  15(11):    2170-2174    [摘要](59)    [PDF]( 34)